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如何判断开放漆家具的修复层是否需要重新保养?

更新时间:2025-07-22点击次数:

开放漆家具的修复层(包括补漆、上油等处理)需要重新保养的信号,通常与修复层的保护性下降、木材本身的状态变化相关,可通过以下现象判断:

一、从修复层表面状态判断

光泽度明显下降

修复后的区域原本有轻微光泽(开放漆多为亚光,但修复层会有基础保护光泽),若变得黯淡、无光泽,甚至出现局部 “发乌”,说明表面的蜡层或油层已磨损,失去了对漆面和木材的保护作用,需重新上蜡或补油。

出现细微划痕或磨损

用手触摸修复部位,若感觉表面粗糙、有明显划痕(尤其是光线照射下能看到细纹),或局部漆面有 “起毛”(木材纤维因保护不足被摩擦翘起),说明修复层已被磨损,无法隔绝灰尘和湿气,需及时养护。

污渍易附着且难清洁

原本修复后容易擦除的污渍(如手印、水渍),现在需要用力擦拭才能去除,甚至残留印记,说明修复层的疏水性下降(油 / 蜡层失效),木材毛孔开始暴露,易吸附污渍,需重新上油封闭毛孔。

二、从木材与修复层的结合状态判断

局部轻微起翘或开裂

修复部位的边缘(如补漆与原漆面的衔接处)出现细微翘起、开裂,或用指甲轻抠能感觉到 “分层”,可能是因为保养不足导致水分渗入,使修复层与木材基材脱离,需通过保养(如补油加固)防止进一步恶化。

颜色差异加重

修复区域与周围原始木材的色差原本较轻微,若逐渐变大(如修复部位更浅或更深),可能是因为修复层保护不足,导致局部木材受潮、氧化速度加快,需通过养护(如统一上蜡)平衡木材含水率,减少色差。

三、从木材本身的状态判断

触摸时有干涩感

用手触摸修复部位及周边木材,若感觉明显干涩(与家具其他完好部位的温润感差异大),说明木材缺乏油脂滋养,修复层的保湿作用失效,长期可能导致木材因缺水收缩,引发漆面开裂,需及时补油。

局部出现潮斑或霉点

潮湿环境下,修复部位若出现浅色潮斑(水分渗入木材)或微小霉点(多在缝隙处),即使擦干后仍反复出现,说明修复层的防潮性已不足,需重新上蜡 / 油形成密封层,阻止水分侵入。

四、按养护周期辅助判断

若按常规保养频率(如干燥地区 1-2 个月一次,潮湿地区 2-3 个月一次)养护后,仍提前出现上述问题,可能是上次养护时油 / 蜡层涂抹不均或用量不足,需缩短养护周期,及时补养。

若修复层是补漆工艺,且使用超过 6-12 个月(根据使用频率),即使表面无明显问题,也建议做一次基础保养(如轻擦后上薄蜡),预防保护力自然衰减。

当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时,建议及时对修复层进行保养(优先用与修复时一致的蜡 / 油类产品,避免材质冲突),以延长修复效果的持久性,同时保护木材本身不受损伤。

  • 电子邮箱: 874251149@qq.com

  • 热线电话: 13939001276

  • 公司地址: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与十里铺街交叉口大邢屯社区

关注

联系

13939001276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