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具补漆的调色是修复效果的核心环节,既要匹配原家具的颜色,还要考虑木纹、光泽等细节。以下是一套系统的调色技巧,从准备到实操,帮你提高颜色匹配度:
一、调色前的准备:减少误差的基础
工具材料备齐
基础工具:调色板(陶瓷或玻璃材质,不吸色)、细尖毛笔(取色用)、刮刀(搅拌)、一次性杯子(分色)。
颜料选择:优先用家具专用色母(色浆),覆盖水性、油性漆;新手避免直接用乳胶漆、油画颜料(易有色差)。
辅助工具:色卡(如潘通色卡)、手机拍照对比(避免视觉疲劳)、白色卡纸(试色用)。
环境光线控制
调色时避免强光直射或昏暗环境 ——自然光(阴天最佳)或 4000K 中性白光下观察,减少光线对颜色的干扰(比如黄光会让蓝色显绿,红光会让黄色显橙)。
二、调色核心原则:新手必记的 “避坑指南”
少量多次,宁浅勿深:每次加色母只取 “米粒大小”,搅拌均匀后观察;若颜色过深,很难调浅(浅色覆盖深色需大量浅色颜料,可能破坏质感)。
先调基色,再修细节:先调出与家具主色接近的 “基础色”,再微调木纹的深浅、局部色差(比如家具边缘的深色、木纹凹槽的阴影)。
牢记 “湿干差异”:湿漆颜色通常比干燥后深 10%-20%(尤其水性漆),试色后需等完全干燥(2-4 小时)再对比。
三、获取 “基准色”:精准匹配的关键
取样法
若家具表面有脱落的漆皮、木屑(带漆),直接取一小块作为 “色样”,放在调色板旁对比;若没有,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家具不显眼处(比如底部),取打磨后的粉末作为参考。
分层观察法
家具颜色常是 “复合色”(比如木纹色 = 浅黄底 + 深棕纹 + 橙红色调),需拆分观察:
先看 “底色”(大面积主色,比如浅胡桃木的底色是浅棕黄);
再看 “面色”(局部深色纹理、边角做旧色,比如深褐色、灰黑色)。
四、具体调色技巧:从单色到复合色
1. 单色调整(基础色修正)
适用于纯色家具(如白色、灰色、蓝色),或修正基础色偏差:
偏浅:加少量同色系深色母(比如奶白偏浅,加 1 滴米白色母);
偏深:加白色(冷色加 “冷白”,暖色加 “米白”,避免纯白让颜色发 “灰”);
偏色:比如红色偏橙(加 1 滴蓝色中和)、绿色偏黄(加 1 滴蓝色)。
2. 复合色混合(木纹、木色家具核心)
木色家具多由 “黄、红、黑、棕” 四色混合,举例常见木色调法:
浅橡木色:米白 + 少量黄 + 极少量红(比例约 100:5:1);
胡桃木色:深棕 + 少量黑 + 1 滴红(避免发绿,红调让颜色更暖);
樱桃木色:橙黄 + 少量红 + 极少量黑(黑调控制深浅,红调突出 “红润感”)。
技巧:调木色时,先加黄色 / 棕色打底,再用红色 / 黑色 “定调”—— 红色让木色更 “暖”,黑色让木色更 “沉”,比例控制在 “黄棕为主,红黑为辅”。
3. 特殊颜色处理
木纹色:分 “底色” 和 “纹色” 两步调 —— 先调大面积底色(偏浅),再调木纹深色(底色 + 2 倍黑 / 棕),后期用细笔勾勒时叠加,模拟真实木纹的深浅分层。
金属色(如金色、银色):用专用金属色母(含金属颗粒),避免自己调(普通颜料调不出金属光泽);若需修正,金色可加少量橙红(更暖)或黄(更浅),银色可加极少量蓝(更冷)。
五、测试与修正:避免 “调完就废”
试涂测试
调好的颜色先涂在家具不显眼处(如底部、抽屉内侧),或白色卡纸上,等完全干燥后:
对比颜色:离 30cm 远看整体是否协调(近看可能有细微差异,远看一致即可);
检查光泽:若原家具是哑光,试涂后用细砂纸轻磨,模拟哑光质感(避免新漆过亮)。
常见偏差修正
颜色太 “浮”(不沉稳):加 1 滴同色系深色或极少量黑(别加多,否则发灰);
颜色太 “闷”(无通透感):木色可加 1 滴黄,冷色可加 1 滴白(少量,避免变浅);
与木纹不融合:调纹色时加 10% 底色,让深浅色过渡更自然。
六、进阶技巧:提升匹配度的细节
用 “色卡 + 手机” 辅助:将家具颜色拍下来(关闭滤镜,自然光拍摄),对比电子色卡(如手机 APP “潘通色卡”),确定主色号后按色号比例调;
“渐变调色” 法:若无法一次匹配,调 3 个接近色(浅 1 度、同度、深 1 度),试涂后选中间色微调;
积累 “调色笔记”:记录每次调的颜色比例(如 “浅胡桃 = 棕 5: 黄 3: 黑 1”),下次遇到类似颜色可直接参考。
总结
家具调色的核心是 “观察 + 拆解 + 耐心”—— 新手不必追求 100% 一致(除非高端家具),重点是 “远看协调,近看不突兀”。前期多练小面积试色,熟悉黄、红、黑三原色对木色的影响,慢慢就能掌握颜色的 “调配逻辑” 啦!
电子邮箱: 874251149@qq.com
热线电话: 13939001276
公司地址: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都路与十里铺街交叉口大邢屯社区
Copyright © 2012-2025 郑州恒新宫匠家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
备案号:豫ICP备2020028737号-1
关于我们
培训课程
新闻中心